對于市民來說,一座城市文明與否,不僅要看高聳入云、星羅棋布的樓群,百花齊放、綠樹成蔭的公園,更要看尋常巷陌、街談市語,城市生活的品質直接關乎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因此,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僅是一塊牌子,更是一項榮譽、一份追求,意味著城市文明的持久提升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始終應以人民為中心,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這才是城市文明永恒的追求。
文明城市創建要回應人民最憂、最盼、最急的難題,要突出問題導向,深入基層,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,將百姓的呼聲作為工作的指揮棒?;A設施、公共安全、環境衛生……哪里的問題最棘手,文明城市創建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。一條條梳理、一件件研究、一項項改進,將“問題清單”轉化為“行動指南”,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,在為民排憂解難中逐步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,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新變化新成效。
人民是城市的主人,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主角。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,來自各行各業、有著不同身份的志愿者成為城市里的美麗“逆行者”。他們在社區一戶一戶地排查密接人員,在小區入口提醒居民戴口罩、測體溫,在核酸檢測處值班維持秩序,他們的努力使“志愿紅”成為街道、社區、村鎮抗擊疫情的一道最明亮最絢麗的色彩。當疫情得到控制、生活回歸正常時,他們又積極投身到城市建設中,為共建交通文明、愛護環境衛生、維護市容市貌貢獻一份力。文明創建任重道遠,說到底就是要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,充分調動全體市民的主動性、積極性,讓文明城市創建迸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。
落實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,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與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,使人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領下,發揚優良傳統,養成良好習慣,共創美好生活。當城市里隨時都能感受到溫暖的陽光、和煦的微風,當鳥語花香的公園與整潔有序的街道交相輝映,當人人都成為城市文明的忠實崇尚者、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,人民群眾才能在不斷改善的人居環境、不斷提升的生活質量、不斷進步的城市管理中共享高品質的城市生活。
文明城市創建與人民群眾福祉緊密相連,要從點滴小事做起,從細微之處著眼,從群眾憂心之處發力,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共同沐浴美好家園的陽光雨露。(蘇斯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