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志愿服務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形式。2020年,中國科協與中央文明辦發布《關于組織實施科技志愿服務“智惠行動”的通知》,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、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愿服務“智惠行動”,號召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參與科技志愿服務。在此倡導下,我國掀起了一股科技志愿服務熱潮,涌現了一批形式多樣的科技志愿服務項目。
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
2016年,在中國科協的指導下,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正式成立。該團隊以航空航天科普工作和科技志愿者培育為主,在全國開展“中國飛天夢’科普萬里行”、“‘中國飛天夢’中國航天科普巡展”等科技志愿科普活動,以此培養青少年航空航天興趣,激發青少年科學探索的熱情。
項目亮點:
1.實踐活動提升科普趣味性:“‘中國飛天夢’科普萬里行”活動以自駕車的形式,攜帶必要的科普裝備,前往全國25個省市的自然地區拍攝500集科普視頻,并在65個城市的中小學開展航空航天科普活動,極大地激發青少年的科學探索興趣和創作熱情。
2.搭建高??破张嘤栿w系:在各省市科協的支持下,該團隊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華東科技大學等高校組建了28支分隊,合作建立航空航天科普培訓體系,讓志愿者們學習航空航天知識和飛行員駕駛技術等實操知識,助力科技志愿者的培育。
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科普服務隊
在中國農學會的指導下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科普服務隊推出“小昆蟲大科技”科普志愿服務項目。該項目自主研發動植物和農耕的19項研學體驗課程,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昆蟲博物館等五大科普基地,開展科普展覽、專家咨詢、技術指導等活動,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學激情和農民的科學素養。
項目亮點:
1.科普基地融合研學課程:該項目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昆蟲博物館、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、動物博物館、植物博物館、土壤博物館等優質資源,開展農耕體驗、昆蟲音樂季、蝴蝶文化季等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,將博物館資源與課程體系互融互構,極大地豐富了科普志愿服務的內容與形式。
2.教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:該項目將優質科教資源輸送到貧困地區中小學,將科普服務與中小學課程緊密結合,為當地學生提供更多享受科普教育的機會,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,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。
中國海洋大學醫藥科普志愿團
2018年,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科技志愿服務隊成立。該團隊依托醫藥專業優勢,整合本碩博三個學歷層次的學生,通過設計“海洋藥物知識科普特色課程”、開展海洋藥物科普文創設計、制作《海洋藥物科普讀物》教材、打造“互聯網+支教模式”等方式,開展海洋用藥、安全用藥、疾病防控等科普志愿服務。
項目亮點:
1.拓展豐富海洋科普的形式:該項目探索設計了海洋特色實驗課程,結合不同年級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,通過圖文并茂的教材內容和生動有趣的授課形式,激發青少年對海洋藥物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
2.多舉措合力推進海洋科普:該項目與多所中小學合作建立海藥科普課程體系,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將科學用藥知識送到農村,通過舉辦醫藥科普文化節、挖掘醫藥名人事跡、開展暑期線上科普等活動,多方位推動海洋知識科普教育。(圖文供稿:中國志愿服務研究中心)